正在跳转

汽车租赁专家张一兵谈:金融行业如何为网约车租赁行业赋能?

发布时间:2021-07-17 07:57:38阅读次数:188

引语: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而风落下后,网约车租赁行业的翅膀就是提高竞争力,金融行业在其中的作用则是为起飞储存好了充足的能量。以下是对汽车租赁专家张一兵撰写的人物特稿。

张一兵:高级工程师;汽车租赁资深人士,有长期融资租赁和汽车租赁企业、协会、管理部门工作经验;汽车租赁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主编;多个汽车租赁国家、行业标准主笔。承担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北京市、山西省等汽车租赁课题研究、市场调研;在网约车发展初期为网约平台提供政策咨询,参与相关部门网约车政策论证。

2012年前后,网约车平台横空出世,经过几年的补贴大战与资本扶持竞争,网约车行业整体格局已相对稳定,滴滴出行一家独大一直没有改变,此后,首汽约车、曹操专车、神州租车、哈啰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努力抢占市场份额,新的玩家和资本重新激活市场。这个阶段,整个出行市场既是风口,也成为众矢之的,宏观层面政策监管口径趋严,中观层面新进入者接连出现搅局,微观层面补贴大战、大数据杀熟、滴滴顺风车安全事故等事件不断。

政策和安全提高了行业门槛,新玩家纷纷入局,竞争加剧。张一兵认为,野蛮式增长的阶段已过去,提高核心竞争力才是网约车租赁企业在这个新兴领域发展下去的核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资金所有的经营战略都只是空谈,金融行业则为网约车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粮草”。

资金短缺,自由资金不足,一直是大多数中小微网约车租赁企业发展的瓶颈,市场上解决方案五花八门,如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跟一家出租车公司合作运营网约车,出租车公司把车辆或牌照抵押给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会派驻人员到该公司实时监控它的运营情况,包括其报表、公章、执照等。但这存在很大的制约性,将耗费大量人力。

对于网约车租赁企业来说,到银行贷款要抵押、担保等条件,则将小微企业拒之门外。多数小微企业因为没有借款和融资渠道,只有通过民间集资和民间借贷,这种方式的融资成本高。而因为资金紧缺,就谈不上购置车辆,及时更新;对于融资租赁企业而言,大部分资金需要方是个人或小企业,一方面小企业没有那么多人力逐一地审核信用情况;另一方面小企业也未必有财务报表。

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性原则:穿透原则。这个词来源于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管会议讲话稿:“看得见,管得住”。“穿透式监管”,随着金融环境的严峻,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证监会出台的各项管理政策无一例外贯彻穿透原则。穿透原则本质在于穿透股权、穿透资金,即无论金融产品如何,交易双方应当是交易物——股权、资金的第一关联方或者法律关系清晰、交易物可控。

如果漠视穿透原则,最基础的借贷交易行为被包装成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并一次次的再交易,如同滚雪球变大。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手段和交易各方权益关系的复杂化,违约成本降低,一旦出现外部诱因,极易造成大规模违约,形成金融海啸。历次金融危机,无论中外、无论大小皆肇于此。

张一兵分析,穿透原则同样包括融资租赁在内的金融业务的原则,钱借给谁?钱的用途?用途的收益是否能偿还借出的钱?如果还不了钱是否有担保?交易是否真实可控?这几问是融资租赁的命根,如果不穿透,融资租赁就没命了。比如一家网约车运营公司要融资购买网约车,相信多数融资租赁公司不敢做这笔交易。因为虽然平台可以保证司机挣钱,挣的钱足够还租金,但是由于融资租赁合同是与网约车运营公司签订,存在着网约车运营公司借了钱没有给司机买车、网约车司机挣了钱没有交给公司、公司收了钱没有交给融资租赁公司的可能......这些风险皆源于没有穿透。

资产穿透是融资租赁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自然也是非常艰难的。但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资产穿透已是可遇可求。毕马威2012年发布《全球汽车融资租赁:产品多样化和新兴市场崛起的主角》提出汽车融资租赁将向银行化、服务化两个方向发展,即银行将依托大数据赋予的穿透能力涉足包括对司机的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其成本优势必然驱动传统融资租赁公司向车队管理、全服务租赁等非金融领域发展。我们可以从在汽车融资领域异军突起的资产管理公司看银行化的趋势已经显现,这些公司依托具有信用审核、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功能的各种系统,代理银行或金融租赁公司与司机、中小企业直接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即资产穿透。

一方面帮助网约车租赁企业提高管理,创造效益;另一方面贯彻穿透原则,真正实现金融行业为网约车租赁行业赋能。

帷幄系统风控功接入第三方权威风控数据,通过驾驶员身份信息、犯罪记录、征信记录、车牌档案信息查询、违章查询、抵押查询等维度监控司机风险状况,有效甄别司机的合法性。在司机运营过程中,通过系统密切关注司机收租、退车、换车状况,有效排查异常司机,随时掌握司机运营状况。并结合GPS、北斗或OBD等监控硬件,可有效满足政府部分监管要求。同时,也为资产安全提供充分的风险控制手段。

帷幄系统对司机的风险控制手段和能力,让没有线下业务网点和业务人员的金融租赁、银行及其它融资机构可以像亲临一线一样,直接与司机签订融资租赁协议。

通过帷幄系统的运营管理功能,可与司机线上签署具备法律效应的电子合同,并接入区块链中,确保了合同签约的真实有效,且可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另外,系统能有效地把握网约车租赁企业整体运营状况,实时管控出租率、收租率、续签率、退换车及司机管理等,让资金方随时知道司机每月收入情况、是否有异常。且针对车辆、财务、运营进行数据分析,全局掌握网约车租赁企业经营状况。

资金方可根据这些数据对承租人(网约车司机)的风险状况作出判定,必要时可采取风控措施,如终止合同、收回车辆等。金融机构也可依据运力企业的经营数据、管理能力等作为对企业授信的有效评估之一。让金融产品(资产包、ABS)的购买方,虽然没有直接和网约车司机鉴定金融交易协议,但可通过帷幄系统,掌握金融产品中每一个承租人(网约车司机)的经营状况,实现穿透。

网约车行业除出行平台、司机和乘客这三个角色外,整个产业背后还有众多的参与者,如为司机提供车辆的租赁公司,为车辆提供运营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维修服务的维修公司,为司机或租赁公司提供金融解决方案的融资租赁公司或其它金融机构等。长期以来,各个参与方在金融业务层面各自为战,持续存在着效率低、风险高的弊病。

帷幄深耕汽车租赁行业,有丰富的金融生态合作伙伴资源,依托于帷幄系统可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简化各个参与方的业务流程,从根本上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一端对接服务出行场景的金融服务提供方,一端对接以租赁公司为主的行业合作伙伴,协同提高双方对资金、汽车资产的匹配与管理效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一级警长“宠溺情人”:三套房一辆车全写她名下,帮她安排工作还帮她亲戚串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