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跳转

加强产融结合 融资租赁蓄力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0-12-28 00:00:00阅读次数:192

今年以来,受疫情和经济环境、国际形势不稳定的影响,租赁行业面临着业绩整体下滑的经营困境。在多重挑战之下,租赁行业亟待适应严监管、掌握新变化、把握新机会、探寻新路径,特别是在当前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跨行业、跨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值得从业者探索和研究。

  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彭忠表示,当前,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租赁同业围绕着监管政策的趋势、转型发展的路径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并分享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和取得成功的应对经验,进一步深化租赁同业的交流,加强协同合作,实现共赢。

  把握经济复苏中的新形势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特别是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加快,同比增长4.9%,比第二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融资租赁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创新金融工具,已经成为连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桥梁。随着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遭受疫情影响的实体企业逐渐恢复,企业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增加,租赁业由此迎来了更为积极的发展信号。

  “中国融资租赁2020年三季度发展展望指数”报告显示,全行业2020年三季度发展展望指数为58.25,环比上升8.52%。新冠疫情对租赁公司业务拓展的影响大幅削弱,行业发展指数进一步回升,资金面维持宽松状态,业绩水平、资产质量及发展状态评价等方面均有所好转,有超过40%的租赁公司认为公司三季度展业情况较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基准利率、发债成本和高度同质化竞争促使租赁公司开始探索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但在当下中国经济加速重启以及多项利好租赁业发展政策出台的积极影响下,租赁公司在第四季度有望延续三季度的发展态势,租赁业务将保持平稳正向增长。

  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会长杨钢看来,双循环格局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推动融资租赁业的聚集性发展,促进与科技产业的创新融合,将是融资租赁行业切入双循环经济的重要路径,这对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应对疫情冲击后的新挑战

  从租赁行业所处的整个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疫情发生后,中国加强了逆周期金融调控,既保持了物价稳定和资产价格的平稳,同时,也为继续打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