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我国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描绘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的前进蓝图。“十四五”规划的出台,或给融资租赁行业带来一系列变革。
严守底线,建立新型风险模型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新冠疫情事件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增加了风险分析的复杂性,对风险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融资租赁公司要在以往的传统风险模型中,打破既定思维,建立新型风险模型,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严守风险底线。
修炼内功,塑造科技金融系统
十四五规划指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科技的不断发展,要求金融企业要将科技手段运用到风控体系构建中,包括运用电子化流程提升审批效率,强化信息的数据化管理,综合各类数据库资源交叉检验,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构建科技化金融体系等。
着眼新型制造业,助力“中国创造”发展
全会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科技自主、产业链全面升级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融资租赁有“融物”的特征,天生与制造业匹配,未来在如半导体材料和设备、进口替代、高端装备等行业的自主研发、升级换代过程中,融资租赁都将找到契合之处。
强化基础设施改革,推进民生行业现代化进程
规划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20年国家完成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城镇化规模初现。作为健全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革,例如供水一体化、城镇化,污水处理能力及范围扩展,交通体系全面升级,诸如此类的更新换代都将为融资租赁行业带来机会。规划中更提出“平安中国”的概念,健全社会安防体系,未来可着眼于智慧城市、安防监控及智能眼方面,都是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加大医疗投入,侧重养老及防疫领域延伸
规划指出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