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10时许,暖阳照在长江阳逻段的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港口公司码头,李伟明师傅坐在30余米高的门座式起重机的操作室内,看着地面上排得密密麻麻的杆子,小心地控制着手中的操作杆,手边的电台传来互保队友陈勇军的指令:“向左10厘米!准备穿杆!”
平时作业时,这根28米长的钢丝绳上悬挂满载13吨货物的抓斗,现在却挂着一个15斤(0.0075吨)的铁桶,徐徐的江风吹得铁桶左右摇摆,李师傅将桶稳住,沉着地穿过了1.5米宽的路障杆,停在指定点位。
松开操作杆,李师傅的手心直冒汗,训练中杆子倒了、定点不成功,就意味着日常作业中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
这是武汉金控港口公司安全生产“五个标准化”的达标训练。
从2013年起,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持续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截至目前已有2家省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和7家市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
给抓斗装“眼睛”确保货运安全
10月21日10时30分,一艘装载着1200吨豆粕的货船平稳停靠在金控港口1号泊位,港区外近10台货车接到指令,排队等待进场。
在调度员王俊杰的指令下,司机熊师傅的厢式货车驶入作业平台,停在卸货区,此时门机作业范围内已空无一人。
“1号门机作业!”半空中,操作员启动门机,钢铁巨臂带着抓斗在空中划道弧线,缓缓落入船舱,第一斗11.5吨豆粕抓起,除尘过滤后卸入车箱,第二斗11.8吨卸完,抓斗没有继续装载,停在车厢的正上方。
抓斗上的可视系统预警:车厢还有1/5的空余空间。第三次操作,操作员抓了半斗豆粕倒进车厢,车装满了,周围看不到抛撒出来的豆粕。
不到10分钟,熊师傅驾车离开平台,出大门前他要先过秤,车辆核载30吨,实载29.87吨。自开港以来,从金控港口载货出门的货车未出现过一起超载违法。
武汉金控港口自2019年9月开港以来,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已运营码头岸线长275米,拥有2个5000吨级粮食专用泊位,年吞吐能力305万吨,是武汉金融控股集团主导建设的“长江国际航运金融港”项目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金控港口公司正式启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创建,并制定了生产作业标准、设备设施建设标准、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人才队伍建设标准、内控管理建设标准等五大标准化体系。
大数据融合平台把控金融租赁安全
2020年初,省内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向武汉金融控股集团下属的湖北金融租赁公司申报了一个1.8亿元的售后回租项目。业务部门受理后,风险合规部对企业的股权结构、债务压力、经营属性和安全生产管理等进行了全方面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