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跳转

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南沙在船舶融资租赁领域推出一系列全国首个

发布时间:2020-12-26 00:00:00阅读次数:210

船舶融资租赁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已成为世界航运业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融资渠道。近年来,在各自贸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下,我国船舶融资租赁业蓬勃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均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天津、上海、广东等自贸区成为我国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主要集聚地。其中,广东南沙自贸片区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将船舶融资租赁业务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推进工作,以自贸区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为契机,大力推动船舶租赁资产交易模式创新,形成了系列南沙样本,发展潜力正在加速释放。

为什么南沙适合发展船舶融资业务?得益于一系列的优势基础。首先是战略优势。南沙得天独厚的位置使得它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其次是产业基础。除船舶融资租赁外,南沙大力培育航运保险、融资担保等航运金融服务,推进航运交易平台和航运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此外南沙还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2019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268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323万TEU,排名均稳居全国第四、世界第五;其中南沙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3319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676万TEU,两项指标分别占广州港的67%和81%,2019年11月南沙邮轮母港开通运营。最后也离不开政策扶持。在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下,南沙多重战略叠加,政策优势明显。2020年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会议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至2023年底,对在南沙自贸片区开展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给予一定税收优惠;从10月1日起,对以珠三角9市37个港口为启运港、以南沙保税港区和前海保税港区为离境港的水运货物实行启运港退税政策,减少企业资金占压成本。

目前南沙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融资租赁公司数量从2015年初的不到30家增长至目前2200,占全市80%以上,注册资本总额超5000亿元。业务范围涉及飞机、船舶、高端装备制造、工程机械、高科技设备、医疗设备等多个产业类别,累计完成68艘船舶租赁业务,陆续实现全国首单以人民币为交易货币的境外租赁特种船舶交易业务、首单船舶租赁资产跨境保理业务、首单境外船舶租赁资产境内美元交易、首单船舶租赁资产离岸交易等创新业务。同时,南沙船舶租赁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中国制造的船舶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随着南沙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创新发展,船舶融资租赁在促进南沙船舶制造、港口物流等航运产业发展和支持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