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金融监管“广州样本”:技术助力监管创新
个人微信
咨询热线及微信:

13641441367

地方金融监管“广州样本”:技术助力监管创新

发布时间:2021-04-11 09:48:38     阅读次数:    

随着近年来金融创新的稳步推进,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金融风险防控担子越来越重。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加强监管问责,压实地方监管责任,及时有效识别和化解风险。”

为了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金融风险防控形势,2016年开始,广州市金融局经过调研论证和多方比较,最终确定依托广州商品清算中心(以下简称“广清中心”)在广州试点建设“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 (以下简称“防控平台”),今年8月25日,“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以下简称“金控中心”)授牌成立防控平台为技术平台,基金090001金控中心为运营中心。目前,防控平台已对广东省内19518家类金融企业开展风险排查和监测预警,与广州市内24家机构签约合作。

上述举措被称为地方金融监管的“广州模式”,是政府工作机制上的重大创新。久立特材股票而金控中心就像是政府各部门间联动的润滑剂一样。金控中心负责人、广清中心总经理李杰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金融非法活动形式各样,层出不穷。地方金融监管除了缺少监管力量以外,最重要的是缺少基础设施。

防控平台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酝酿构思。在市金融局的牵头和指导下,相关部门与广清中心集中了业务骨干共同建立项目小组。项目小组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厦门等地开展调研和专家研讨后,最终形成成熟的方案。

平台建设工作得到了省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今年4月初,广东省金融办肖学主任、倪全宏副主任先后到广清中心调研时,明确了防控平台是“地方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做好金融监管的重要抓手、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和清理整顿不规范类金融业务的重要抓手”的三个定位。

6月23日,省政府党组成员陈云贤为“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授牌,期货业协会地方金融风险防控的“广州模式”首次亮相。

李杰回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市金融领导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了风险防控平台的建设情况。因为之前有了初步探索,基金090001“相较于其他各地,广东省的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工作筹备最早、反应最快、落实最到位”。

8月初,防控平台通过专家评审验收,并在广州市金融风险防控工作会议上被市金融局向全市各区推广。8月25日,广州市金融局授牌成立“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

这是全国地方政府中第一家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据介绍,防控平台是依托广清中心及金融企业共同开发的技术,成立金控中心专门运作防控平台。金控中心今后将采取政府购买的市场化形式,赋予其公益性的监管功能。

防控平台目前初步建成了集信息监管和资金监管于一体的“4+1”创新监管模式,“4+1”即非法集资风险监测预警、网络舆情监测、非现场监督、第三方电子合同村证四套信息监管系统和统一的监测防控系统。

截至10月9日,防控平台已对广东省内19518家类金融企业开展风险排查和监测预警,监测了21个地市9个行业,发现非正常企业248家,占全省总排查企业的1.27%。

此外,防控平台还向广州市金融局、南沙区金融局等政府部门提供了一系列企业风险排查报告、行业调查分析报告和地区金融稳定发展报告,帮助其对地方金融业态进行监测和管理。

监管水平和市场发展水平往往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金融+互联网”趋势不可阻挡,中集集团股票因此互联网的监控手段必须跟上。

防控平台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600009股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研发了5套系统,目前拥有9项软件专利。从去年10月开始研究和开发,这5套系统从开发到正式运营共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是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和资金防控于一体的平台。”李杰指出,无论是监测范围、监管功能,还是防控技术、数据收集和分析模型,防控平台围绕着“如何帮助政府控风险”,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

他向记者举例说明,在数据分析方面,针对不同业态的行业特征,防控平台设置了精准有效的风险模型,其中已开发5类二级指标,60个三级指标。

据了解,尽管针对不同的地方金融业态,国内同类平台却大多使用通用的风险模型。“我们的模型涉及了外汇平台、类公募、类期货等金融活动,突破了非法集资的传统概念,久立特材股票实现全业态的监测。深天健股票”

事实上,中集集团股票防控平台最重要的创新是初步形成了地方金融监管的“广州模式”。“这是政府工作机制的一个重大创新。”李杰如是认为,政府各个部门由原来的弱联系转变为有效快速的联动,而金控中心充当着润滑剂的角色。

防控平台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和运作。数据源上,金控中心和工商、法院、公安局、信访局、工信委、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部门联动,进行数据对接,数据共享。

而根据工作人员介绍,红豆股份股吧除了每周定期向监管部门报送信息之外,金控中心和各部门之间的不定期联动,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当我们监测到风险情况时,会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监管部门也会将一些重点企业的排查监测任务指派给平台。”

根据市金融局8月25日对下一步金融风险防控工作重点的布置,目前,金控中心正在加快各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红豆股份股吧以及广州市四个业态(即交易平台、P2P平台、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的系统接入工作。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防控平台最终将实现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各区、镇、街乃至社区、村委,涵盖P2P、地方交易场所、小额贷款等地方金融的9大业态。

据了解,目前天河区、南沙区已接入防控平台,花都、越秀、番禺等区正在积极对接。此外,钢铁期货行情截至目前,防控平台已经与广州市内24家机构成功签约,包括14家交易场所和10家P2P平台。其中,4家交易场所和3家P2P企业已经完成系统对接。

李杰对记者解释说,我们要求监测到的机构要将数据及时准确地回传。比如,已接入的P2P机构每天需要报送18类信息,包括平台基本信息、运营信息、客户信息、交易及资金信息、项目信息、股东及高管信息等,一共661个指标。

这些数据信息被用来和舆情数据、各部门数据等进行交叉验证。一旦目标监测企业出现违法违规等风险情况,金控中心将启动资金监管和统一清算模块的功能,做好资金的控制。

“但是控制资金还需要更多法律和行政层面的依据。”李杰表示,金控中心的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在没有法律和行政许可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强制企业接入清算系统,很难实现精准控制资金。”

此外,系统安全性建设也突显成为一大挑战。当各类重要信息逐步归集到一个平台,金控中心如何保护好企业和个人的隐私,在技术和流程上怎么提防数据窃取和信息泄露,成为关键工作之一。

金控中心的下一步工作计划,将重点放在全面深入地夯实和发挥平台功能上。《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二期系统将于年底上线,可实现更多类金融业态的接入和对监测企业的实时监控。其中,数据可视化将成为亮点,会更直观展示广东金融态势,更便利地用于判断决策。更重要的工作是,金控中心需要更多地推动制度建设,特别是强化金控中心在风险监测防控方面的法理和行政依据。“说起来简单,在没有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一点一滴去探索和推动是挺难的。”李杰最后总结道。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袁亮指出,因为长三角一市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详情]

当丁真签约的一刻,高小平有点感动,“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杜冬觉得,就算一个人飞起来,也比这现实。...[详情]

相关动态

咨询微信
版权所有 © 2009-2021 奥拓思维(深圳)软件有限公司 粤ICP备17100781号